牛弯曲菌病是由弯曲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以不育、流产、腹泻等为主要特征。弯曲杆菌病流行于全世界主要畜牧业生产地区.虽然经过长期努力试图根除本病,但传染性弯曲杆菌病仍是影响繁育的最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在自然交配为主要繁殖方法的所有地区(主要是肉牛群),本病通常是通过性交途径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一直严重威胁牛的生育力.绝大多数肉牛生产国均受影响,本病或以持续性家畜流行病出现(如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或者为长时间消失后重新出现(如在英国).而在以人工授精作为牛的主要繁殖方法时(主要是奶牛群),在过去的50年中,通过繁殖方式传染弯曲杆菌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传染性弯曲杆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控方法。
牛弯曲杆菌病最初出现的症状是,在和新近引进的公牛交配后,返情母牛的数量明显增多,有些有规律地返情,有些返情无规律。在许多肉牛群中,因为返情现象未被发现,所以牛群管理人员最早发现的症状通常是在配种季节末母牛的妊娠率很低。在经历大约6个月严重的不育后,牛群逐渐具有免疫力,多数能够受胎的母牛在分娩后消除感染。如果继续用感染的公牛交配,母牛就会被再次感染,结果会导致同样的但不太严重的不育。2-3年后,患牛的繁殖力逐渐恢复,仅伴随着不明确的、间歇性的不育发生。另一方面,在引入的小母牛和任何新进的繁殖母牛(即没有免疫力的牛)中,弯曲杆菌病将威胁牛群。在有详细繁殖记录的牛群,主牛群中成年母牛的配种间隔时间分布相对正常。用感染的公牛交配小母牛时,母牛受胎率低并出现不规律的返情,这些都是弯曲杆菌病的特点。然而,如果用未配过种的公牛交配,母牛直到首次分娩后才会接触到疾病,因此在第一个繁殖期内生育力正常,而在第二个繁殖期内生育力低下。同样,购入的奶牛在第一个繁殖期内受到疾病的影响最明显。需要说明的是,公牛为该病感染的无症状带菌者。
如果有配种间隔时间的记录,检查记录就可以诊断牛群中是否有该病存在,在未交配牛群中,配种的受胎率可低至20%。若要确诊牛是否患有传染性弯曲杆菌,可进行血清学诊断。
3.1 预防性管理
由于牛弯曲杆菌病只通过性途径传播(或通过接触污染物传播),预防性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感染动物不被引入易感牛群。采用人工授精方法繁殖可能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但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可行,特别是在肉牛群实施人工授精更困难。在肉牛群,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除非绝对肯定公牛无该病,否则不可以共享或出租;第二,用未配过种的公牛代替淘汰公牛;第三,尽管妊娠后期或刚分娩的奶牛风险较小,但应用处女小母牛替代淘汰母牛;第四,缩短配种季节(2-3个月);第五,避免与其他畜群的牛共同放牧,并确保农场和其周围的围栏完整牢固;第六,有牛弯曲杆菌病疫苗时,所有引入的公牛应该在繁殖检查确认健康时接种,其他所有的牛应该在配种季节开始前接种。
3.2根除
从感染牛群根除牛弯曲杆菌病应基于该病流行病学的三个特点:该病仅通过性传播;公牛可永久感染;在初次交配感染后,母牛在3-6个月期间康复。
通过人工授精方法繁殖是最有效的控制牛性传染弯曲杆菌病的方法,因为新引进的未感染牛不接触该病,已感染的牛最终有免疫力,因此淘汰牛群中的感染公牛可防止进一步通过性交传播疾病。尽管在多数母牛牛弯曲杆菌病不会通过正常妊娠而存活,但偶尔会有持续感染的牛。因此有人建议,继续使用人工授精方法,直到每个接触感染的奶牛完成2次正常妊娠为止。
根除的其他方法包括如下。第一,分群管理。严格地隔离“洁净”动物(即处女动物或从未被感染公牛交配过的母牛)和“感染”动物(即所有的其他动物),并且逐渐用“洁净”动物替换受“感染”动物。第二,公牛管理。建议淘汰老龄公牛,因为老龄公牛更可能是持续感染者。在配种开始前使年轻公牛性静止或进行交配试验。第三,进行抗生素治疗。全身或局部应用双氢链霉素,或者局部使用新霉素和红霉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公牛感染。然而,用抗生素治疗的公牛,如果和感染的母牛交配,将很容易被再次感染。无论是局部给药还是非肠道给药,抗生素对母牛的治疗作用很小。
3.3接种
免疫接种可防止易感奶牛弯曲杆菌病的发展和消除已感染奶牛的感染。最好在配种开始前30-90天内接种,并且因为免疫期短,在每年配种季节开始前应当再次接种。曾报道,尽管许多奶牛和感染的公牛交配后发生阴道感染,但接种的母牛能正常受胎。接种疫苗可预防和治疗公牛弯曲杆菌病。有研究表明,单独接种疫苗不能有效根除感染,因此建议,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更好。最近的研究表明,用双倍剂量的疫苗接种2次可以预防公牛感染。
沧州海利饲料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317-6615989 15533765077 15533762686
地址:沧州市海兴县海安路南兴民街西
冀公网安备:13092402000134号 ICP:冀ICP备16013613号-3